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伍子胥传(节选)阅读答案

伍子胥传(节选)阅读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28

导语:

  伍子胥传(节选)

  (高考版)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楚诛其大臣郄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亡奔吴,吴亦以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选自《史记?伍子胥传》,有删减)

  【专项强化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建又适晋适:到

  B.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会:适逢

  C.愿复遣公子光愿:愿望

  D.遂禽故吴反二将军禽:活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将其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善()

  (2)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用事()

  (3)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将()

  (4)吴王僚因楚丧丧()

  难点解析:

  第1题对实词的考查,除了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之外,更要注意词类的活用、通假字现象等。如C项“愿”,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禽”是通假字,通“擒”。

  第2题是直接解释实词的含义,解答时,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综合训练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②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B.①太子能为我内应②乃召伍员以为行人

  C.①事未会②会自私欲杀其从者

  D.①到昭关,昭关欲执之②欲杀王而自立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伍子胥带公子胜亡命天涯、屡不得志的一组是()

  ①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

  ②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

  ③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④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⑤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

  ⑥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顷公作为国君,善于任用贤人。他认为郑人信任公子建,就让公子建作内应,内外夹击,最终灭掉了郑国。

  B.渔夫重义轻利,拒不接受赠剑。伍子胥渡河以后,赠宝剑给渔父,渔父只是为救他,连“赐粟五万石,爵执”都不在乎,更不用说“百金剑”了。

  C.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任何事都不能斤斤计较。楚国和吴国因边境“两女子争桑相攻”,而相互“举兵相伐”,导致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