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练习

《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练习

opp整理 | 日期:05-18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帷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  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问,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

  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交往

  B.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怪:责怪,责备

  D. 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缪:通“谬”,谬误

  【解析】选C。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怪”应为“奇怪”之意,解析为“责怪、责备”都不符合语境和心境。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D.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解析】选D。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先分析例句中“之”的用法:用在主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再看选项,A中“之”是作动词宾语,代词,指代弊筐中所贮藏的故书;B中“之”为结构助词,的;C中“之”作代词,这些,与《师说》中“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中的“之”同。D中“之”同例句,用在主谓之间,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B. 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D.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解析】选C。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中“斯文”,文中意为“这些文章”,今义为“文化”“文人”“温文尔雅”;B中“上下”,在文中意为“决定”,今意为“左右”,用于数量词后表示概数;D中“势利”,文中意为“权势、利益”,今意为指那些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做法和态度;C中“磨灭”古今皆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1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