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新唐书・李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李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5-14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藩,字叔翰,其先赵州人。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藩晏如也。

  徐州张建封辟节度府。建封卒,濠州刺史杜兼疾驱至,阴有觊望①,藩泣谓日:“公今丧,君宜谨守土,何弃而来?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兼恨之,因诬奏“建封死,藩撼其军,有非望”。德宗怒,密诏徐泗节度使杜佑杀之。佑雅器藩,得诏,十日不发,召见藩曰:“世谓生死报应,验乎?”藩曰:“殆然。”日:“审若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藩,藩色不变,曰:“信乎,杜兼之报也!”佑曰:“慎毋畏,吾以阖门保君矣。”帝未之信,亟追藩。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释之,拜秘书郎。

  王仲舒与同舍郎韦成季、吕洞日置酒邀宾客相乐,慕藩名,强致之。仲舒等为俳说度语相狎昵,藩一见,谢不往,曰:“吾与终日,不晓所语何哉!”后仲舒等果坐斥废。累擢吏部郎中。裴珀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有删改)

  藩忠谨,好丑必言,帝以为无隐。尝问祈禳②之数,藩言:“孔子病,止子路之祷。汉文帝每祭,敕有司敬而不祈。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且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帝悦曰:“当与公等上下相勖,以保此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藩遽取笔灭“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宰相权德舆‘失‘色日:“有不可,应别为奏,可以笔涂诏邪?”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既而事得寝。明年,为华州刺史。未行,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谥曰贞简。

  【注】①觊望:静候接任的企图。②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B.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C.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D.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

  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辟节度府,指被节度使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

  B.弹劾制度是唐代监察理念的直接体现,由吏部负责,专司弹劾之职。凡文武百官, 内外臣僚,甚至包括皇亲贵胄与宦官在内,不论官阶高低,都可以弹劾。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于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户部尚书,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在功臣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藩入仕以后,刚直不阿。节度使张建封死时,刺史杜兼觊望节度使位置而前来奔丧,李藩义正词严地指责他擅离职守,并声言若不速回濠州职任上将依法弹劾他。

  B.李藩在朝为官,交往谨慎。在朝担任秘书郎时,同僚王仲舒等因仰慕他的名节而强行邀请他赴宴,宴会上王仲舒等说玩笑话和隐语,此后李藩就不再和他们往来了。

  C.李藩忠于皇上,敢于进谏。唐宪宗向他询问祈禳之术时,李藩援引孔子生病、汉文帝祭祀都不让祈祷的故事直言劝诫,指出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

  D.李藩坚持原则,不畏强权。节度使王锷贿赂皇帝身边人寻求兼任宰相,宪宗皇帝下密诏同意兼任,李藩看到密诏时立即笔涂诏书驳回,其做法让同僚权德舆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