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

语文范仲淹的故事教案及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5-09

导语:

  4、学习六、七自然段,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首先教师语言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之后,教师不急于做出判断,转入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教师出示范仲淹说的话,学生读后谈感受,这时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留下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然后教师追问:“此时,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一心为国,全心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的写作特点。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量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品读句子,领会人物的特点。教学的随机性比较大,教育师应当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重点在引导学生大胆地交流自己在读描述范仲淹言行语句中的咸受,在谈感受中进一步完善对人物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品质的领会。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同学们,范仲淹的刻苦成就了他的一生,使他如愿走上了治国爱民的从政道路,实现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2、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同学们,了解了范仲淹从求学到从政的历程,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引导学生说:人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教师:从范仲淹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少年中国说》中诗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齐诵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理念:通过展示名人故事交流了学习成果,通过交流写法和课后练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

  (五)作业布置

  1、交流写法: 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2、课后小练笔: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六、说板书设计

  设计本课的板书,我抓住课文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使人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如:

  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求学

  划粥割齑

  忧国忧民→刻苦读书 谢肴

  闭门不出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最后,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我提供宝贵的意见,以让我继续努力改进!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一)课文内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同学们能理解他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品读关于范仲淹的名言名句,学习他“刻苦学习、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