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种子的梦优质说课稿
导语:
四、默读,思考讨论
1、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如果把全诗分为两个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说说理由。
五、汇报
1、诗人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全诗共八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诗人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像小鱼“潜身”在碧绿的海底,“憩睡在母亲怀里”梦想春天的到来,而默默地积攒着力量。
第二部分(第3~8节):种子的梦想是什么?
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种子思念阳光,迎接春光的心语:把自己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交付于蜜蜂,结出果实。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也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畅想未来的美好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点明了诗的主题。
六、课堂总结
熟读全诗。
七、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种子的梦
种子梦想春天的到来, 默默地积攒着力量
破土而出 开花结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和意思,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
1、2小节 1.齐读。
2.谈谈自己对这节诗的理解。
3.体会作者的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的精神。 4.了解比喻句的用法和好处。
(1)默读,划出比喻句。
(2)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①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
②把种子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③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碧绿的海底。
④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母亲的怀抱。
(3)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5.“爱情”一词指什么?
指诗人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 6.“种子的梦”是什么?
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7.指导感情朗读第
1、2节。
二、学习3~8小节 1.齐读。
2.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本节诗写种子变化的过程。
第3节:积蓄着力气。
第4节:接受春雨滋润(发芽)。
第5节:长叶。
第6节:开花。
第7节:结果。
第8节:果实熟,落回大地。 3.体会诗人以种子比喻自己,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种子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着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4.自由读读诗中抒发作者的情怀——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 5.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诗人。(或送给诗人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如:“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见日月”
6.种子实现自己的梦了吗?是怎样实现的?找出一句诗来回答。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气力。”
7.体会诗的主题——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好。 8.指导感情读诗。
(1)谈谈情感上的处理。
前四节——低沉、缓慢,感觉在暗暗积蓄力量。
后四节——欢快、激昂、有气势,野外一步步实现的喜悦。
(2)试着自由读。
(3)全班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交流自己的梦想,有兴趣的可写成诗。 2.体会柯岩诗中的细腻和深沉。
四、作业设计:
积累、摘抄好词句 板书设计:
种子的梦
冰冷冰冷的世纪 —— 积蓄力气 不畏艰难 春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乐观向上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