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教案及说课稿
导语:
教学策略: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这些策略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让学生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课文目标明确,让学生弄清楚每一小节的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文章配有一幅插图,穿插了一个泡泡框。插图中的小朋友站在祖国地图前,深情地看着祖国地图,这与文章第一小节相对应,赞美了祖国土地的辽阔。课文中有些句子写得很美,如第二小节的“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通过夸张、比喻修辞手法,把山的高,岛的美展现出来。教学中,我让学生画出这些美的句子,然后品读,边读边想象,体会它们的美。课文有些句子学生理解有些困难。如“南海诸海岛,撒开珍珠串”,学生难以体会到,我借助课件让学生观察、想象,体会祖国南海上的岛屿既多又美丽。又如“给妈妈做件衣衫”一句,我先问学生“妈妈”实际指什么,再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给祖国设计宏伟蓝图,明白这句是让祖国呈现出新的面貌,从而让学生体会句子写得多么形象、多么感人。诗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第四节省略的内容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里可能是作者感到幸福,可能是作者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也可能是作者有说不完的话,我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感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整堂课我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找答案,在答案中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最后带着体会再去读,整体表现不错。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作者看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土地的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通过真切的、充分的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积累语言,培养想象力,受到情感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沙漠、沼泽、海湾、健康”等词语。
【重点难点】
弄清每节诗的内容,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读本单元导语。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谁能指出版图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名一同学完成。)你站在祖国的地图前,想到了什么?
3.师:曾经有一位小朋友也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出示课文插图),看着祖国的地图,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感慨,并写下了一首赞美祖国的优美的诗歌。你们想知道这首诗歌吗?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办法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想想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4.先小组合作,再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5.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