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三年级音乐最新说课稿

三年级音乐最新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5-08

导语:

  2.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三年级,他们经过上学期的音乐学习,已经完成了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心理变化,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探究能力。但是一些音乐技能技巧还不能较好地掌握、运用。例如旋律音准的把握方面、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还有欠缺。另外独立演唱时的表现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利用回声游戏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强弱,并通过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培养孩子们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本首曲目的特点

  重点:我把能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及唱准切分节奏

  5、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二、动静结合,引导聆听;

  三、学唱歌曲,培养能力;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能否在导入部分,抓住孩子的心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图形谱课件,引导学生分别聆听来自森林、小河、大海、沙漠的歌声. 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学生随琴分句演唱这些歌声。

  <设计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旋律,音准掌握还有一些欠缺。这种音高与意境为一体的图形谱形象、直观,可以帮助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会歌谱.通过图形比较、听辨、练习等方法很快掌握旋律.

  接下来的听音游戏。我分别弹奏第一乐段的四句歌曲,让学生来听辨,每句旋律中都有谁的歌声?然后师生一起做旋律接龙的游戏。

  (设计意图:运用这两个游戏,让孩子们在初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于旋律的记忆能力,增加了趣味性。

  二、动静结合,聆听歌曲

  聆听歌曲之前,我首先播放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

  意图:当这些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孩子们都呈现出忧虑与担心的表情。很容易就唤起了共鸣。这一环节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非常愿意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为后面学唱歌曲和更好的掌握歌曲情绪做好了铺垫。

  1、静静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2、播放歌曲,生随师做动作

  3、随音乐,有节奏地传递拥抱地球仪

  <设计理念: >音乐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只有反复地聆听才能把握音乐的魂。本环节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动的特征,设计了静动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三遍。充分发挥听觉与动觉的综合反应,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在表演中感受音乐,在聆听中体验音乐。

  三、学唱歌曲,培养能力;

  首先,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由于有了前面导入环节的学习,学生对第一乐段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在随琴轻唱一遍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非常优美,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出现了许多长时值的音符,你感觉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同学们很快都能说出是漠字,小组讨论,为什么漠字要唱这么长呢?

  师总结:(因为有了这个连音线,所以这个漠字的时值很长,也是在提醒人们,治理沙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来数一数一共唱了几拍?)(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将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合二为一,让学生在认识了治理沙漠的艰巨性的同时,也学会了连音线音值唱法。)

  在进一步处理第一乐段的时候,老师范唱,引发学生感受这一乐段中多处出现的山谷的回音。然后师生合作,来做传递歌声的游戏,

  设计意图:如果在教学中单独去解决这一难点,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因此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一个回音谷的游戏,增添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练唱,帮助学生在分散教学难点的情况下,轻松愉悦地掌握了有强有弱地演唱歌曲。

  2、学习第二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