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4-26

导语:

  明确:作者在此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

  2、怎么理解第四节诗歌中的“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

  明确:从个体上来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此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3、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

  明确:这个“我”不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承担起重任。

  4、请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明确: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四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献身一切的愿望。

  5、这首诗就像是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诗歌的感情来。请读得好的同学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进而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五、知人论世,读出深层韵味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

  展示作者:舒婷,当代诗人,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就是这样一位工人出生的女子写下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 大革命”浩劫与摧残,知识分子受到迫 害、教育质量普遍下降、教学秩序混乱、整个中华大地黑白颠倒、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反 革命集团,结束了“文 化大革命”。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走向新生。

  下面,请同学们透过诗人特有的人生经历,深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其言如出于吾之口,使其意如出于吾之心,让诗中的营养化为我们自身的血肉。在有感情朗读诗歌的基础之上,读出诗歌的韵味来。

  全班齐诵诗歌。

  (设计意图: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明确一位作家选取什么样的题材,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都和他的人生观、生活经历、所处时代息息相关。虽然没办法短时间让学生完全了解改革开放前的所有历史,但简单提及对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歌很有必要。此处要求学生联系背景及作者生平深情朗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六、拓展延伸,读出诗歌乐趣

  推荐学生读舒婷的《致橡树》,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情感,体味读诗乐趣。

  七、总结归纳,梳理读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读诗的基本方法:

  第一,诗歌意象有深意。

  第二,反复诵读品情感。

  第三,关键语句要细读。

  第四,联系背景悟真谛。

  第五,活学活用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