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精选
导语:第三课时6和7的加减法的课后小记:有以前学前教育的基础,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但仍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同学理解有困难。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精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谈话:大家都记住了吗?(记住了)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检查,我背给你听,你再背给我听。
[说明:从自由地分花片到有序地涂算珠,学生亲历了自主探索10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了有序思考的'方法。根据10可以分成几和几主动想到几和几合成10,沟通了分与合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让学生交流怎样记住分与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记忆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三、 巩固应用
1. 猜一猜。
出示10块糖,谈话:小朋友看,这里有10块糖,老师把这10块糖分在两只手里,不让大家知道每只手里有几块糖,你能猜出老师每只手里有几块糖吗?(把糖分在两只手里,握紧拳头,让学生猜)
谈话:小朋友想玩这样的游戏吗?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用圆片玩一玩。一个小朋友拿圆片,另一个小朋友猜,然后再交换玩一次。
学生活动。
2.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用线连一连,再组织反馈。
3.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出示题目,谈话:一列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了过来,到站时,车箱上的数少掉了一些,你能把少掉的这些数填完整吗?请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练习后,指名说答案,集体校对。
4. 找朋友。
谈话:我们再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拿出1~9这9张数字卡片。老师拿出一张卡片,小朋友要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卡片,使你拿出的卡片上的数和老师拿的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并把你的卡片举起来给老师看,说出几和几合成10。看谁第一个举起卡片。
师生一起做游戏。
谈话:还想做这个游戏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一个小朋友先出卡片,其他小朋友找出合适的卡片;再换一个人出卡片,像这样轮流进行。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小组活动后,评出合作最出色的小组。
5. 有几种分法。
课件出示:有10张画片,要把它们分成两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先让学生用学具分一分,再说出分得的结果。
[说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猜一猜找朋友的游戏,以师生间、同桌间、小组内等不同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提高了练习的效率;有几种分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评出合作最出色的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和意识。]
四、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篇10: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
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的这些学生来自周围的自然村及社区。他们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貌守纪律。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不主动回答问题等。通过入学测评,发现有几个学生学习较差,认知能力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景,
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方面,通过“分一分 ”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