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其他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opp整理 | 日期:04-19

导语: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2题在直线下面的□里写出数以后,可以让学生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依次把这些数读一读,掌握数的顺序;可以让学生讨论相邻两个数是什么关系,说说与某个数相邻的是哪两个数;还可以让学生讨论11~19各个数中,哪些接近20,哪些接近10。

  第4题里的文字比较多,要让学生自己读题,在正确理解题意以后再答题。

  二、复习数的运算,要把加、减法的意义义和算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复习数的运算,既要联系算法理解运算的意义,又应利用运算的意义理解算法。第7题安排学生一边玩数字卡片,一边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每次的3张卡片不是随意选的,如2、3、4这三张卡片就不可能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所以,学生选择卡片时已经在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说说怎样选的,从数的分与合解释选择的卡片和组成的算式。

  第12题综合练习一位数加一位数,包括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把表格里的得数都填满,能够看到,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斜行里都是10,在这一斜行上进行的是得数是10的加法。这一斜行把表格分成两部分,左下部分的加法得数都不满10,是10以内的加法。右上部分的加法得数都超过10,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道题让学生知道学过了哪些加法,反思10以内的加法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怎样计算。对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全面把握,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计算。

  第8题进行口算小测验,检查学生10以内加减的运算水平。第16题检查学生完成进位加法的水平。两道口算测验题应该分别给学生2分钟和3分钟时间计算,让他们安静地计算。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计算水平,鼓励算得好的学生,帮助计算有错的学生。

  加、减法的意义在第9、11、17题里复习。要安排学生说说这几题的算式,以及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使所有学生都明白: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多少,用加法计算;从原来的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这三道题的呈现方式分别是表格、图画、对话,既让学生直接利用表格、对话给出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让学生到图画里收集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三、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第18、19、20三道题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阶段没有见过的问题,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比以前解答的加、减实际问题更强一些。第18题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柱形或者折成长方体形状,不仅可以沿着纸的长边卷或折,还可以沿着纸的短边卷或折。沿着长边卷或折成的物体矮一些、粗一些,沿着短边卷或折成的物体高一些、细一些。这道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第19题从情境图看,似乎1棵大树遮挡了若干个人,其实,“我是1个人”是解题需要的隐蔽条件。挖掘出这个条件,与其他信息组织成一道完整的实际问题是关键。我是队伍的第1人,后面还有8人,队伍一共有(1+8)人。队伍一共有8人,我是最后1人,我前面有(8-1)人。第20题答案开放,允许学生对“比较合适”有不同的理解。正好够每人发1个是合适的,比每人发1个稍多些也是合适的。只要学生的解释合理,刚好买15个与多于15个都是正确答案

  期末复习还要通过解题回忆和整理知识。在注意解题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的基础上,展现知识背景,挖掘思想方法,整理知识结构,直接决定着复习的质量和效果。一般应先让学生独立解题,如果题目的文字量较大,或者图画难看懂,或者有学生不认识的字,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如第4题、第11题、第20题等。解题以后要组织学生交流想法或解法,还要反思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如第4题在7、20、19、10、17中,怎样找到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怎样排出这些数的大小顺序?为什么说19比20小、比17大?又如第10题,加法算式6+( )=10的未知加数是几?怎样求得这个未知加数?如果从数的分与合怎样想,还可以怎样列算式计算?再如第9题,求还剩几个毽子、还剩几个足球、还剩几根跳绳,是怎样列式的?已知原来有多少和借出多少,怎样求还剩多少?

  篇4: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