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4-13

导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回去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数学《小明的一天》说课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 操作交流等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思维拓展目 标: ①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自 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②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掌握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半时。

  二、 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 好动、 爱玩、 好奇心强, 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 为了 抓住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 创设情境, 设计了多种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 让孩子们通过画钟、 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 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 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 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画一画、 说一说、 做一做、找一找、 拨一拨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积极动眼、 动耳、 动脑、 动口,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 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 四个教学环节: ⑴创设情境, 诱发兴趣。 ⑵自 主参与, 探索新知。 ⑶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⑷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 创设情境, 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 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同学们猜谜, 问他们“一匹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走不怕累, 马蹄嘀嗒提醒你, 早睡早起要牢记。” 当同学们猜出是闹钟时, 再让他们说说它的作用。 这样引出课题, 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 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 自主参与, 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 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 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 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 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接下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钟面, 看看发现了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一说、 数一数, 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 合作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 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 如: 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 让时针和分针作自 我介绍, 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接着再让学生跟着电脑数, 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 也强调了时针走得慢, 分针走的快的特点。 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 同时培养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 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和半时的认、 读、 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和半时, 但概念是模糊的, 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我分别将整时、 半时的 3 个钟面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 讨论交流, 最后达成共识: 前面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 12, 后面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是指着 6。 这时就引导学生总结出当分针指着12 时,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当分针指着 6 时, 时针走过了 几就是几时半。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 拨一拨, 在 这里我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 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 一人说时刻, 一人拨钟面, 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和半时的两种写法时, 我先介绍汉字“时” 表示的方法, 再介绍电子表形式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 我充分利用教材, 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 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 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 通过对 6 时和 7 时半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和半时两种写法, 再通过练习, 让学生板演另外四个钟面的写法, 使学生学以致用, 促使知识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