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4-09

导语: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采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个电子课文网页,(关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有教学过程、练习题及答案)

  创设一个情景:因为我们在学习此过程中的时候有些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的不透彻,或需加深理解,有些同学需要找一些练习题来做,引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下载:把互联网中的有关的信息资源保存到自己计算机的过程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

  (2)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方法一:左键单击 方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方法三:下载工具,网际快车

  __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__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三角函数方面的资料”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建议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__学生代表演示资料

  3、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

  (1)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小组合作的配合

  如还有时间: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找一些喜欢听的歌曲下载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子表格加工是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而图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表格信息加工的过程相结合,实现从操作到实际应用的提升,以图表为手段来分析数据,表达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其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相关操作;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分析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经历表格数据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形成分析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图表在呈现数据方面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别能力。

  3、教学重点:使用合适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

  4、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提高对制作报告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策略:

  1、学习环境分析: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好,而本课内容重在实践,所以我选择网络教室,便于学生进行练习。

  2、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但在应用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我在教学上要注重让学生体验及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法:(1)对照导入法:创设文明班评比的情境,对照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突出图表这种呈现方式的直观性。

  (2)任务驱动法: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自主探究,鼓励发挥组内各成员的所长,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4、学法:(1)小组讨论法: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对图表的应用认识。(2)互评学习法: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促进知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