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爬山说课稿

爬山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4-01

导语:

  第三步:合作(时间大约为7分钟)

  这里所谓的合作,其实就是先将自己课前没有完成好的项目在组内提出来,寻求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答案,同时留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由组长组织,大家共同商量班级大展示的分工内容。期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深入到各组,了解学生完成任务情况,适当做些简单指导和帮助即可。

  这步的设计,是使学生通过“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促进学生完成大约70%的学习任务。

  第四步:点拨(时间大约为20分钟)

  班级大展示开始后,学生首先要按照项目的提示有秩序的交流学习成果,质疑留存的问题。在“兵强兵”的对抗质疑、互助点拨过后,难免还会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师教兵”的直接点拨了。

  比如,本课中父亲说的三句含有哲理的话和课文结束时的那些抒情的话,其实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来看,是很难达到彻底领悟其含义的。所以,在班级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必须要在学生似懂非懂之间做个恰到好处的点拨。

  根据学案的提示,我估计学生会对上山途中父亲那句“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理解的不那么透彻,所以我准备了三个引导发散思维的追问:1、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2、遇到这些困难,人自然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呢?3、“征服自己”是说自己在困难面前应该怎样做?

  而课文结束时的那些抒情的话中,最难理解的就是“青山的沉静”和“父亲的智慧”这两个关键词。在学案上,我已经将其设计为填空题,因为它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尤其“青山的沉静”这个词指什么,我估计学生理解上也会遇到瓶颈。此处,我准备这样引发学生思考:1、“沉静”是什么意思?2、作者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难道是说以后他要少说话吗?3、结合全文父子间的对话想一想:青山的沉静到底指什么?

  除此外,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彻底感悟句意后,教师还要随机点拨关键句子的读法,做到当堂就能比较有感情地读出课文,实现第二项学习目标。

  第五步:检测(时间大约为4分钟)

  此环节,我设计了三道分层检测题,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自选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尤其是第三题,属于句子的仿写习题。语文教学一直提倡“一课一练”,这个“练”指的就是仿写练习。所以,此项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语言。通过迁移练习,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以致用。

  第六步:评析(时间大约为3分钟)

  内容主要是对正和交流“检测”的答案,最后做个简短的小结。

  此环节重在分享第三题的思考成果,促进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四、说板书设计

  此项,被我设计成了全课总结的内容,在第四步“点拨”之后,由教师引导概括:读了课文,你明白爸爸要告诉儿子什么了吗?在全班同学的总结中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21、爬山

  上山——尽力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脑

  总之,整节课我力求做好“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和幸福者。

  谢谢大家倾听,欢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