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3-22

导语: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黄昏,所有搞实验的坛坛钵钵都被砸烂。稻苗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着这种惨状,他痛哭流涕: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袁隆平痛苦不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笃!笃!笃!”突然有人敲门。

  袁隆平连鞋都来不及穿,赶快开门。进来的是他的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

  “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袁隆平惊问。

  李必湖说:“老师,我们知道要出事,事先藏了四钵稻苗呢!”

  “啊,藏在哪里?”袁隆平喜出望外。

  尹华奇说:“在阴水沟里。”

  “快走,带我去看看。”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从那以后,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世界震惊了!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前言】

  《当代神农氏》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学习目标】

  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语。

  2、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品质。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当代神农氏。

  2、你知道什么是“神农氏”吗?

  3、教师简介神农氏。(出示课件)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他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因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成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4、那么,你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袁隆平)

  5、过渡:人们为什么成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扫请文字障碍。

  2、指名读本文词语,并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袁隆平的事迹。

  4、教师简介袁隆平。

  5、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奇思妙想。

  第二部分:迎难而上。

  第三部分:艰难寻找。

  第四部分:终获成功。

  三、学习新知

  1、自由读文,思考:袁隆平为什么会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的句子来。

  课件出示:

  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