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世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更危险,无所惧。于书无所不窥,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年十六,补弟子员,旋中天启①元年副榜。兴化司李佘昌得其文,争元□主司,弗得,袖其卷去,日:“须后作元也。”典闽试者,争欲物色之为重。
甲申②后,自号寒支道人,屏居不见客。征书累下,固谢却之。凡守、令、监司、镇将至其门者,罕能一识面。闽中拥唐王监国③,用大学士黄道周荐,征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尝上书道周,感愤时事。及道周殉节,上《褒恤孤忠疏》,时恤问其孤嫠。
顺治初,师入闽,帅遣某生移书,逼入都,且言:“不出山,祸不测,”世熊复之日:“死生有命,岂遂悬于要津之手?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时蜚语腾沸,世熊矢死不为动,疑谤旋亦释。
世熊既口文章气节著一时,名大震。辛卯、壬辰间,建昌溃贼黄希孕剽掠过宁化,有卒摘其园中二橘,希孕立鞭之,驻马园侧,视卒尽过口行。粤寇至,燔民屋,火及其园,贼魁刘大胜遣卒扑救之,曰:“奈何坏李公居?”当时虽匹夫匹妇,无不知有寒支子者。
世熊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概。尝诣西江,交魏禧、魏礼、彭士望诸子,相与泛彭蠡,登庐山绝顶。耿精忠反,遣伪使敦聘,世熊严拒之。自春徂冬,坚卧不起,乃得免。世熊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争趋决事。有为不善者,曰:“不使李公知也。”年八十五,卒于家。
世熊有三弟,早世,遗子女,抚育装遣之。馈遗其亲戚终身。又独建祖祠,修祖墓,编述九世以来宗谱。凡祭祀,必亲必谨。父墨量遇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清史稿·李世熊传》,有删节)
①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②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号。此年发生了李自成、张献忠等甲申之变与清兵入关事变。
③1646年,明皇族后裔唐王朱聿键在建宁(今福建建瓯)称监国。二十天后,朱聿键在福州称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危险 更加
B.典闽试者 主管
C.世熊矢死不为动 通“誓”,发誓
D.疑谤旋亦释 立即,随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争元口主司,弗得
②世熊既口文章气节著一时
③视卒尽过口行
A.于因而B.与因乃
C.与以而D.于以乃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B.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C.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D.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时局的变化,李世熊曾经写信给黄道周,抒发对世事的感慨愤激之情。
B.顺治初年,郡帅派某生带信,强迫李世熊入都为官,但是李世熊不为所动。
C.粤地的匪寇烧毁民房,火烧到了李世熊的园子,匪首刘大胜派兵扑灭了火。
D.耿精忠派使者聘请李世熊,李世熊因病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才没有应聘。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3分)
②世熊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争趋决事。(4分)
(2)联系全文,概括能体现李世熊“奇才”的三介事例。(不得照抄原文,需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案:
5、A经历
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6、D
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