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导语:
D.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译文: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
19.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靡:没有
B.于时**未静,心惮远役 惮:害怕
C.彭泽去家百里 去:距离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寻:寻找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憩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夙孚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成立:
祚薄:
儿息:
婴:
22.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成现代汉语。(4分)
23.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沿用至今的成语?(2分)
(二)阅读《山居秋暝》,回答下列24―26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25.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26.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三)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日:“客何好?”日:“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日:“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日:“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日:“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日:“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日:“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7.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28.这段选文刻画冯谖时运用了哪些方法?(4分)
29.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形象上起什么作用?(2分)
篇5: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 )
A.《韩非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2.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 )
A.《幻灭》
B.《虹》
C.《霜叶红似二月花》
D.《子夜》
3.下列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 )
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啊,我年青的女郎!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4.《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 )
A.人物的语言
B.人物的行动
C.人物的背影
D.人物的画貌
5.《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
A.表演艺术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语言学家
6.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 )
A.《从军行》
B.《国殇》
C.《关山月》
D.《短歌行》
7.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