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改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及答案

改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及答案

opp整理 | 日期:03-14

导语:

  7、引用别人的话,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之分。找出文中哪些引用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举例说明这两种引用在内容和书面形式上的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所指的是谁?(4分)

  (1)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 )

  (2)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 )

  (3)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 )

  (4)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

  9、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任选三个问题回答)(6分)

  (1)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由”供佛“转到”纪念母亲“,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请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作者写对”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今年“是指哪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孩子们”低下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什么意思?能再写几个带”然“字的形容词吗?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____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3分)

  1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5自然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2分)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12、从组材的特点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件事串连在一起。(4分)

  14、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请在文中段末用”‖“标明,写出各部分小标题,并回答:课文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0分)

  耳朵

  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