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导语: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C正确;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会造成皮肤损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故D正确.
5.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本题要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 解:
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
C、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6.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蒸气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
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C正确;
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能量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4)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
解答: 解: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
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
8.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