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计划》阅读练习及答案
(选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外国微型小说专辑》 夏凡 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R企业和K企业是商场上的老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R企业一直处于下风。三郎在就业考试中之所以报考R企业,是想帮助R企业扭转被动局面。
B.R企业认为三郎颇有见识,不仅录取了他,而且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当间谍潜入K企业刺探内幕,搜集情报,承诺将给他丰厚的报酬和重要的职位。
C.R企业的信任打动了三郎,他开始实施宏伟的计划。潜入K企业后,他表现出与K企业的职员截然不同的优秀素质,很快受到了上司和同僚的信任。
D.三年后三郎在K企业功德圆满,他埋头苦干,备受信任,深得人心,不仅赢得了美貌贤慧的董事女儿的爱情,而且大权在握,当上了K企业的社长。
E.三郎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改变了初衷,使R企业的宏伟计划彻底破产,他带领K企业的职员奋发图强,在激烈的竞争中将R企业从商场上淘汰出局。
(2)R企业的经理计划很宏伟,但却失败了。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3)三郎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4)小说的题目是“宏伟计划”,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三郎当间谍潜入K企业而展开的,如果以“间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
答案
11.⑴A E (答A得3分,答E得2分,答D得1分;答C、B不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理解文学类文本的能力。C项错在三郎“表现出与K企业的职员截然不同的优秀素质”,文中说的是到新环境里的“普通的职员”,指的是企业界的普遍现象,而不是指K企业的所有职员,而只是K企业的普通职员。B项错在“录取了他”,文中说的是“我们考虑不录取你”;另外“承诺将给他丰厚的报酬和重要的职位”不准确,这个承诺是有条件的,文中说的是“一旦成功”。D项“赢得了美貌贤慧的董事女儿的爱情”,爱情是董事主动提出来的,不是三郎努力赢得的,也不是董事女儿主动争取的。故答D只得1分)
⑵①轻信陌生人。在不了解三郎的人品的情况下,R企业的经理就草率地对他委以重任。②开空头支票。R企业的经理虽然承诺:一旦成功,将给三郎丰厚的报酬和重要的职位;但三郎在K企业努力实施宏伟计划却没有得到R企业给予的任何利益。③缺乏监管措施。三郎在K企业当间谍,R企业和他没有任何联系;三郎长时间没有提供任何情报,R企业也不管不问。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并挖掘其内涵的能力。从R企业的经理与三郎的谈话,以及后来的行动中,不难看出他决策的几处败笔。这几处败笔为他宏伟计划的破产埋下了祸根。认真琢磨,他轻信陌生人、开空头支票、缺乏得力的监管措施等失误就会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脉络。
⑶①才华横溢,颇有见识。他报考R企业和K企业都轻松过关,而且在这两个企业中都被委以重任。②埋头苦干,执着隐忍。为执行R企业的宏伟计划,他在K企业一直勤勉工作,藏锋不露,谁都没有看出他的真实用心。③审时度势,校正方向。他善于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放弃R企业的宏伟计划,死心塌地为K企业效力,以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思维拓展】
解答本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拓展能力。思维要从R企业的经理对三郎说的一番话拓展开去。试想,R企业的经理与三郎原本素昧平生,却把“间谍”的重任交给他,显然犯了“轻信陌生人”的大忌;他对三郎的承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旦成功”,倘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成功,三郎不是白干了吗?另外,三郎在K企业时间长达三年,与R企业没有任何联系,说明该企业对三郎没有任何监管措施。所以,解答本题,只要把思维略微拓展一下,即可看出R企业失败的几个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因为故事情节是人物形象的载体。本文中的三郎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他参加两次就业考试,以及两个企业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个富有才干的青年;通过他在K企业的表现,可以概括出他执着隐忍,勤勉工作的性格特征;小说结尾的情节把他的性格特征推向极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校正了人生的方向,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