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3.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先独立思考如何计算,再自主算一算。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让学生知道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不只是能用加法计算,有时也可以用一个图形面积减去另一个图形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成的大的不规则图形叫组合图形。
2.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把它分割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计算出简单图形的面积后再相加。
3.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不只是能用加法计算,有时也可以用一个图形面积减去另一个图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篇7: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成的大的不规则图形
叫组合图形。
5×5+5×2÷2(5+5+2)×(5÷2)÷2×2
=25+5=12×2.5÷2×2
=30(m2)=30(m2)
篇8: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进行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教材第二单元“比较图形面积”一节中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割补方法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师: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吗?然后,请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过渡: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的基本图形,这样的图形面积你会算吗?
二、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1、课件出示计算客厅面积的问题,并让学生说说这个图形的特点。
2、让学生先估算客厅这个组合图形的大概面积。
3、小组探索,合作寻求计算方法。
请大家独立思考并交流算法,然后小组合作、分工完成。(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算法。)
4、汇报、交流算法。
选择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算法,让学生上台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写出计算过程。并为学生的各种想法标出序号。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并板书:分割法添补法
以上几种方法,哪种比较简单?
5、客厅地面面积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区别呢?揭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练习
1、下面各个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课后练一练第1题)
2、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课后试一试)
3、实际应用。(课后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组合图形的应用呢?
2、今天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认真在计算其面积时,要如何做或注意些什么?
篇9: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2至9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拼组图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带给大家的生活美。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