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在做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

(1)利用倍数关系找公因数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

8的因数有:1、2、4、8。

16的因数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8和16的公因数是:8

老师在做这道题目是可以直接写出最后的答案8?老师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呢?师引导学生观察: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16是18倍数,所以8和16的公因数是8。之后再及时出一些这方面的题练习,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2)利用互质数关系找公因数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5的因数有:1、5。

7的因数有:1、7

5和7的公因数是:1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5和7是质数,所以5和7的公因数是1。

练习: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数。并及时的进行总结:两个质数的公因数是1.

教材的练习到此结束,我又补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数?再练习,总结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公因数是1.

由于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质关?我在此进行了一个小补充: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这一安排,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整理找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倍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准备用时15分钟。

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巩固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

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别的指导点拨。

巩固练习准备用时8分钟。

四、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