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分糖果》说课稿
教学关键:
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
(一)教法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讲授法、直观法、演示法、问答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学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班来了许多客人,今天老师准备了一袋苹果来招待听课的老师,想让小朋友帮助老师来分一分。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分苹果)
揭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独立思考
自主尝试
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并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从孩子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独立思考。)
三、小组研讨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小组交流,探究多种方法。
2、集体交流,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小组交流: 利用每组的12个苹果图片代替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是怎样分的、每堆有几个?
摆完后看看你组有几种摆法,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摆法最多。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具体、明确,使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有效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