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磨课教学反思

磨课教学反思

opp整理 | 日期:02-02

导语:

  磨课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通过磨课,教师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

  结合这次磨课,学校组织了大面积听课活动,我们惊喜的发现,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评课时,老师们认为自己的业务提升应归功于这次磨课的磨砺。仇立运老师感慨:“研读让我们充实,打磨让我们提升;研读让我们完善,打磨让我们超越。一次充实,一次收获;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超越,一次成长!我们成长着,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毕文凤老师总结:“通过这次磨课学习,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青年教师于晓梅说:“磨课之于青年教师,好比磨刀石,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好比拐仗,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好比镜子,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更趋于成熟。磨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中年教师毕孝丽说:“磨课使我增长了见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己,感谢这次磨课动,通过磨课学习,深感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把磨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这次的磨课活动即将落幕,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远没有结束,“磨课”将成为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活动,我们对教学技艺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仍将继续……

  【篇三:磨课教学反思】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情况进行总结。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马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