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语文教案白桦

语文教案白桦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