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准备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

  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1、教学例5。

  (1)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提问: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根。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 。

  ③怎样列式?请大家试着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3)讨论:

  ①算式 “10+3”和“3+10”都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a〕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4)列式:

  ①根据桌上小棒试着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②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a〕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5)练习(出示课件内容): 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完成课本78页“做一做”中的第一、三题。

  师生总结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十加几和相应减法

  10 + 3 =13 13 - 3 =13

  3 + 10 =13 13 - 10 =3

  11 + 2 =13 13 - 2 =11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教学札记:

  篇11:减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3.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