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测试题
六、选择题(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打“√”)(6分)
1.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
(1)表现了妈妈担心我们学习不用功。( )
(2)表现了妈妈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
(3)表现了妈妈期望我们珍惜学习机会,珍惜劳动成果。( )
2.在湖边的树林里,有列宁的“绿色办公室”。屋顶是蔚蓝的天空。地板是碧绿的草地。树桩是办公的椅子。
(1)说明了列宁热爱大自然。( )
(2)说明了列宁办公的环境很优美。( )
(3)说明列宁的办公条件很艰苦。(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____________(4分)
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4分)
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用“∥”按下列小标题给短文分段。(9分)
(1)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2)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3)三个和尚的醒悟。
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3分)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6分)
(1)争先恐后──
(2)争执──
八、作文:(35分)
放学以后
要求:写发生在校内或校外的一件事,要把这件事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
篇9:小学语文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ì xù miáo huì bō sǎ qíng lǎng qí pán
jù lí zhì dù xiá zhǎi huāng liáng qǐ chéng
二、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6分
优良的 品德 愤怒地 学习
崇高的 作风 顽强地 叫喊
高大的 形象 刻苦地 战斗
三、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6分
( )( )万顷 波澜( )( ) 天真( )( )
惊涛( )( ) ( )( )有神 ( )( )无恙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8分
辩( ) 密( ) 旋( ) 暑( )
辨( ) 秘( ) 旅( ) 署( )
记( ) 桂( ) 躁( ) 恼( )
纪( ) 挂( ) 燥( ) 脑(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成陈述句)
2、太阳光杀死了细菌。(改成被字句)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修改病句)
六、选词填空。4分
严格 严肃 严厉
1.每个人都要自觉地( )遵守公共秩序。
2.报告会会场的气氛,既( )又热烈。
艰巨 艰苦 艰难
1.在两个月内建一座楼,任务很( )。
2.在那( )的岁月里,妈妈一直辛勤地工作。
七、填空。8分
1、可怜九月初三夜,( )。这首诗是( )朝( )写的。表达了作者( )感情。
2、千里送鹅毛,( )。
3、海内存知己,( )。
4、( ),骄傲使人落后。
八、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短文6分
( )第二天,王老师嗓子哑了,可她还坚持上课。
( )放学了,大家派几个代表去看望她。
( )前天,“学雷锋小组”的同学到学校修理桌椅,突然下起了大雨,到天黑还没停。
( )今天,王老师没有到学校来,大家都非常惦记她。
( )雨水把王老师的衣服都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