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上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会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吗?跟着音乐唱起来吧!时间像小马车不停地奔跑,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钟表。
(2)钟面上都有什么?
(12个数字、时针、分针、认识大格、小格)
2、认识几时
(1)时针短,时针指着12,当时针走过一个大格时,就表示时间经过1小时。
(2)时针从12走到3,现在时针经过了几小时? (让学生说理由)
(3)时针从12走到7,时针经过了几小时呢? (4)时针从12走到8和9之间,现在是几时呢?
小结:我们认识了时针是怎样计时的,它走到数字几就是几时,超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
3、认识几分
(1)分针又是怎样计时的呢?分针走过1小格,时间经过1分钟。 (2)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说说你的理由。 (3)分针从1走到2是几分钟?说说你的理由。 (4)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钟? (5)分针从12走到5是几分钟?
(6)25分再走5分是多少分?当分针指向6的时候,分针刚好走到钟面的(一半),所以半时就是30分。当分针指向9的时候,是多少分?
(7)比较时针和分针 观察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
4、认识几时几分
(1)读出钟面上的时刻。(9时)
(2)钟面上发生了变化,时针和分针悄悄地挪动了脚步,现在的时刻你能读出来吗?(9时5分)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时针刚走过几?分针从12起走过了几个小格?(板书:9时5分)电子表表示法9:05 点的前面表示时,点的后面表示分,还是读作9时5分。(板书:9: 05)为什么5的前面有个0呢? (3)让学生独立认识6时25分。 说说:早上6时25分你们在做什么? 小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4)练习认钟面上的时间。 P82做一做。
5、时分的关系 (1) 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3)引出“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时)
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知道:1时=60分 (板书) (4)感受: 1分、1时有多长?
三、巩固练习。
小芳的一天(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小芳在做什么,分别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
四、扩展知识
1、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2、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篇6:《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种类,知道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认识时钟的钟面,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懂得辨认整点。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谜语音频,时钟的实拍图片,幼儿日常生活情景插图,时钟相关图片。
2.纸面教具:打印老狼、小羊头饰,打印简易时钟制作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猜谜,并了解钟的种类和用途。
1.播放谜语音频
――大家一起来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在哪里看过钟?都是哪些形状的种?
3.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时钟有什么作用(看时间,知道几点了;还有闹钟,叫人们起床等)。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钟面,掌握时针分针的名称。
1.让幼儿认真观察钟面的结构。
――有什么在钟面上?(数字、两根针),还有哪些数字?
2.让幼儿仔细看一看,时钟上的两根针有什么不同?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两根针长度不同,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三、播放图片,让幼儿反复观察时钟运转的动图,引导幼儿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动图,有什么规律吗?
小结:钟上的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完一整圈,时针就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就代表时间过了1小时。
四、播放幼儿日常生活的情景图及时钟图片(7点起床、8点上学、10点上课、11点吃午饭)让幼儿仔细看一看、辨认整点。
――图片中的时钟时针分别指在数字几?分针指在数字几?表示的时间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