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三角形教学设计

三角形教学设计

  通过把学生的汇报和多媒体的演示相结合,进一步体验图形转化的过程。练习设计做到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当。即从基本题入手过度到综合题,引申到思考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础中得到巩固,在综合中得到沟通,在思考题中得到升华。如最后一题的设计,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7: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69页至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3.通过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和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特色: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课前设计目的性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前置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上,运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再进行全班的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有目的地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总结:把没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今天,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课题。

  二、讨论

  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三、推导

  1、汇报课前研究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目的地板书。

  2、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四、应用

  1、教学例1

  2、强调格式

  五、练习

  1、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斜线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口答,并说出理由)

  2、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底是5分米,面积是10分米。()

  3、说出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课前小研究

  研究者:班级:

  前言:我们已经学过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请你想一想:能否也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以在学具盒或在附图中选材料)

  1、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2、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3、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4、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画图表示):

  我的结论:

  附图2

  篇8: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