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三下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

三下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

  篇3:语文三下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体会“疑惑、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两课时)

  (一)展示“积累和鸟有关的成语”,导入课文学习

  1.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积累的关于鸟的成语吧!

  (设计意图:结合语文天地,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积累成语,进入学习状态。小组内交流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为奖励你们积极参加成语比赛的劲头,我准备现场画一幅画,请仔细看:

  (简笔画画出“弓”和“箭”)

  一副弓箭,这可是鸟儿害怕的东西,谁能做一个古代英雄,摆一个开弓放箭的造型吗?请仔细观察这副弓箭少了什么?(生答:弦)请你们帮我画箭弦吧!(板书:弦)指导正音。这是个什么成语呢?(板书:惊弓之鸟)

  [设计意图:从画弓箭入手,体现教师的参与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弓、弦、箭的构造,为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在读文的过程中,理清故事的脉络,相机理解重点词语

  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用自己的话,同桌交流说一说。

  [设计意图: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阅读课,不是一句空话,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懂故事,是进行理解的基本保证。]

  2.你认为“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

  片断实录:

  生:“惊弓之鸟”的意思是害怕弓箭的鸟,我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生读:他一听见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师:你认为“惊”的意思是?

  生:是害怕的意思。

  师:你是在用心读书,祝贺你自己发现了“惊弓之鸟”“惊”的意思。那你们知道文中“大吃一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惊奇”的意思。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魏王说:“啊!真有这样的本事!”用了两个惊叹号,表现出的就是惊奇的意思。

  师:这就叫聪明呀!自己思考的结果就是不一样。)

  [设计意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建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文章中体会、比较,对具体的词汇形成自己的见解,感受思考的快乐。]

  3.我们再进行一个更有挑战性的练习。

  出示句子: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汉字往往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句子中的两个“直”意思一样吗?你有哪些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直”在字典中的七种解释:

  _不弯曲_是弯曲的伸开_垂直_爽快_一个劲地_汉字笔画,相当于竖_垂直

  (注: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感知文章里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地”意思,后一个是“垂直”的意思。)

  生读句子,自由选择并在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良好的语文基本功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如果只讲感悟却没有技能,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会,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不会产生真切的感情。对“直”的分辨,就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寻找分辨的方法的同时,理解句子意思,凭借对句子的准确理解想像大雁听到弦响的情景,从而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三)想像读文,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入情入境地感受读文的乐趣

  1.指导读“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读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大脑中要像看动画片一样出现画面,这样你就能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情。

  学生练习读。

  指名读后,其他学生说自己听别人读后想到的画面。

  自由读,读后说说自己脑子中形成的画面。

  2.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什么样的情景。你好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看我读魏王和更羸的对话。(第1~3自然段的对话)注意表情和动作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