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麦”和“突”两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后的词语)

  1、生开火车读所示词语。

  2、师领生小声慢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借助这些词,读中回味,在脑海中构建故事的梗概。

  3、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脑海中出现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生齐说:小马过河!(板书课题:小马过河)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马过河》。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师指所示词语)如果能用上这几个词就更棒啦!

  4、指名用自己的话串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设计意图:选择课后12个词语便支撑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学生借助这些词,先读中回味,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串讲,不仅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同时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精读品悟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小马是听了妈妈的话才试着趟过河的。妈妈的话可真神奇!她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把妈妈教育小马的话找出来,并用横线画出来。

  1.揭示妈妈的话

  根据生答出示: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生齐读这句话。

  2.理解妈妈的话

  (1)听老牛说

  ?出示第3小节,边读边思考:小马在送麦子去磨坊的途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

  ?指导朗读:(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④出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知道老牛说水很浅。(相机板书:浅)指导学生把小马和老牛的对话读得有滋有味。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目前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状况,我将问题设计得比较浅显;在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且缺乏朗读技巧的情况下,直接告之人物语言的读法,并做出示范,让学生在模仿读的过程学习、感悟朗读技巧,体会朗读乐趣。】

  (2)听松鼠说

  ?(出示第5小节)学生自由读第5小节,动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读好松鼠和小马的话呢?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把小马和松鼠的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

  (3)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

  ?(出示带有近义词“立刻、连忙”的句子: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小马没动脑筋想过老牛和松鼠的话。

  ?默读第7段,边读边圈出这段对话的提示语。

  理解“难为情”,指导学生读出小马难为情的心情。

  ?(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

  揭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原因。

  ④想象:猜一猜,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

  ⑤生齐读妈妈的话,记住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一千遍的叮咛,不如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去体会,这样的思考来自内心,对学生的影响也更长久。】

  二、体悟明理

  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遇事一定要动脑筋,亲自去试一试。)

  四、角色再现

  指四名学生分别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话,把故事的情景再现出来。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给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得以完整品味文本,体会语言艺术,感悟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内涵。】

  四、指导写字

  (出示“麦”、“突”)

  1、让学生观察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2、师范写。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