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我在备课时,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问题2中的③、④、⑤多数学生刚预习后不能熟练解答,导致在小组交流时,多数学生都在交流这几题该怎样分解,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难点、重点不突出,若能把问题2改为:

  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吗?为什么?可能效果会更好。

  (2)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习题要循序渐进,切莫过于心急,过分追求课堂容量、习题类型全等等,例如在问题2的设计时可写一些简单的,像④、⑤可到练习时再出现,发现问题后再强调、归纳,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我及时调整了自学提示的内容,在另一个班也上了这节课。果然,学生的讨论有了重点,很快(大约10分钟)便合作得出了结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练习量大,准确率高,但随之我又发现我在处理课后练习时有点不能应对自如。例如:师:下面我们把课后练习做一下,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拿着本到我面前批改。师:都完了?生:全完了。我很兴奋。来:“我们再做几题试试。”生又开始紧张地练习……下课后,无意间发现竟还有好几个同学课后题没做。原因是预习时不会,上课又没时间,还有几位同学练习题竟然有误,也没改正,原因是上课慌着展示自己,没顾上改……。看来,以后上课不能单听学生的齐答,要发挥组长的职责,注重过关落实。给学生一点机动时间,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释疑,练习不在于多,要注意融会贯通,会举一反三。

  确实,“学海无涯,教海无边”。我们备课再认真,预设再周全,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仍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没有,只有更好!”我会一直探索、努力,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观念,直到永远……

  篇4: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1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1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1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1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初二数学求定义域口诀

  求定义域有讲究,四项原则须留意。

  负数不能开平方,分母为零无意义。

  指是分数底正数,数零没有零次。

  限制条件不唯一,满足多个不等式。

  求定义域要过关,四项原则须注意。

  负数不能开平方,分母为零无意义。

  分数指数底正数,数零没有零次。

  限制条件不唯一,不等式组求解集。

  初中提高数学成绩诀窍

  很多初中生认为自己只要上数学课听得懂就够了,但是一做到综合题就蒙了,基础题会做,但是会马虎。这类问题都是学生在课堂上都以为自己听得懂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