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
(十一)、出示背诵的原则和方法。出示:原则:
化“长”为“短”
读懂文意
限时抢记
多次巩固
方法:首字提示法
翻译还原法
边读边译法
同学边看边理解。
(十二)、再次出示图片,再背课文。展示图片图形记忆。学生边看边背。
(十三)、练一练。认真阅读提醒,积极思考,仿写句子。
展示:仿照下列句型造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十四)、考考你。看试题,认真回顾所学,做出答案。展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孔子云:何陋之有?
(十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同学们都热爱自己的家,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家描上一笔,为自己的小天地取个优美的名字,表达你在家中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十六)、拓展延伸。在那个埋没人才的年代里,刘禹锡这匹千里马只得安贫乐道,甘居陋室,现在生活在幸福的阳光中的我们,又该有怎样的理想与抱负呢?(学生畅谈)
一篇《学生铭》与大家共勉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张艳平
篇6:《陋室铭》教案 (八年级上册)
《陋室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如:“之”的用法;
2、技能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短文寓意;通过猜读法进一步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文体知识理清短文结构以及作者写法,如:托物言志;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重、难点:
诵读中进行板书设计活动是重点,难点是理解寓意
准备:
1、学生:预习并完成《高效课堂》中“预习感知”练习;
2、教师:相关课件
课时:1课时
过程:
一、导入:(课件)
问:本单元我们探究的主题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二、了解预习情况:(课件)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时,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下面这些你们掌握了吗?
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
德馨()
案牍()
鸿儒()
乱耳()
2、解释重点字词:
则斯名德馨
3、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4、找出相关句子:
文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写陋室中人的句子是: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5、铭文的知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哪个?
明确:in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三、学习活动:
1、诵读、设计板书;
(1) 范读;
(2) 学生练习诵读;
(3) 分小组反复诵读,设计板书;
(4) 设计交流。(课件)
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
山(仙)名陋室
水(龙)灵德馨托物言志
景、人、事不陋
诸葛庐
子云亭以古人自比
四、问题探究:(课件)
1、提出问题;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组探究;
3、引导交流。(课件)
小结: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