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数学
2,引导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的一共有9头象的字样.再3头小鹿跳舞的画面和音乐.再出示问题:有几头小象没有跳舞?
①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问题是: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②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因为一共有9只小鹿,3只跳舞,求不跳舞的小鹿就是用总共的9只小鹿减去跳舞的3只小鹿列式为:9-3=6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再总结方法
(电脑出示蘑菇和小象图的比较图)
①提问:为什么求小蘑菇的题用加法解决,而求小象的题用减法解决
②引导学生明白小蘑菇的题目是求整体的数,即总数,求总数就用加法.小象的题目是求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就用减法
③老师总结口诀:
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①出示课件一:(一共有8只小鸭子,水里面有3只,求在岸上的有几只?)
让学生观察,把题意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8-3=5
②出示课件二;(左边有7只小狗,右边有2只小狗,求一共有几只小狗?)
2+7=9
③引导汇报,结合学生回答,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四、唱歌,休息
五、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出示小鸟图:原来有5只小鸟,后来飞来了4只,)
引导学生提问:①原来有5只小鸟,后来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是多少只?
5+4=94+5=9
②有一些小鸟在树上,后来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是9只,求原来有几只?
9-4=5
③现在一共有9只小鸟,原来有5只小鸟,求后来飞来了几只?
9-5=4
④原来的小鸟比后来飞来的小鸟多几只?
5-4=1
⑤后来飞来的小鸟比原来的小鸟少几只?
5-4=1
六、活动练习,巩固旧知
发给20位小朋友每人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把得数是“8”的投入到“8”号信箱中,把得数是“9”的投入到“9”号信箱中,还有一些小朋友的卡片得数不是8也不是9,便找不到信箱,就请他们讲讲,自己没有把信送出去的原因。
七、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①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②回顾并记忆口诀:
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
篇6:数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序数对》。该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教材86页—88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以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根据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能确定一个点,根据一个点能写出一对有序数对与它对应,渗透一一对应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树立“数“与”“形”统一的数学思想。
2、通过研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