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捉不住的蝉声》说课稿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捉不住的蝉声》说课稿及教案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 教学策略的选用 (1) 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表达的对应内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

  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

  二、简介作者

  简帧(1961—)原名简敏帧,台湾省宜兰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台湾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佛光山担任佛经诠释工作,后又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编辑。1986年后从事专业创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问)(空勋(胭脂盆地)(女儿红)等。这位女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对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显示了与现实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评为“当代台湾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作家。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理解新词。

  4.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3)写久违的蝉声让我感到夏天的到来。

  第二部分(4-9)回忆捉蝉的孩童时代的乐趣。

  第三部分(10)对听蝉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四、研读课文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作者写久违的蝉声,为什么要先写“耳朵忙着听车声„„”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几次被蝉声吓一跳?

  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时候跨进门槛,我竞然不知道!”

  4.自由朗读4-9段,思考:从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欢“捉蝉”?

  5.选择自己喜欢的精彩句段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6.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

  7.为什么说“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

  8.齐读第三部分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积累词句,丰富语汇。

  2、品读重点语段,品味精妙的语言,从中感受、体验捉蝉的趣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