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导语:
任意选取一个事物,用下面的句子形式讲出事物的精神及与之相关的人的精神品格——我选择……它有……的形状,它可以代表……的品格。
例4阅读《花的话》,走进“面对面聊吧”,补充下面的句子一一
男孩,如果我是你……
……花,你使我想起了他
宗璞奶奶,我觉得您的意思是……
表面看来,这两个活动都有一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掌控的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定向的思考更容易集中,思考集中才可能有比较高的思考质量。
二、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
把握了设计原则,还要有开阔的设计思路,思路清晰,活动目的才能更明确。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大致有以下几个:
1、设计活动渲染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一般可以通过讲述和诵读来渲染,一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效果会大不相同。
例5、如果你是李密,准许你在朝廷上涌读《陈情表》,你会怎么读?
例6、选取《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相关内容改写成散文诗,然后老师再诵读。
例7、阅读《离骚》,教师用古声古韵吟唱。
渲染课堂氛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渲染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利用得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5强调的是诵读的自我意识,学生觉得“我就是李密,李密就是我”,诵读时就较容易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例6中老师诵读了这样的诗句:“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确是/死掉了……”,第一小节还没读完,学生就已经沉寂下来,一种凝重围绕在师生之间。例7中教师的吟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楚辞的距离,他们的表情流露出吟诵的渴望。渲染课堂氛围的手段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从这个角度发散开去,我们可以根据课情和学情创造出很多方法。'
2、利用活动引领探究深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探究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学生产生了懈怠情绪,探究很难深入下去。这时候,课堂活动往往会有振奋精神、点燃热情的作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比较、分析,使探究深入。如下面的活动设计:
例8、请比较《失街亭》的京剧唱词与小说的异同,并简要分析。
例9、小说的细节设计往往直指主题,你在阅读望《药》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细节,又有哪些感悟?
例8、打通了课内和课外,利用课外的阅读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热情,而且活动设计直指阅读的专关键问题失街亭,谁之过。唱词和小说不同的立场引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充分,发言质量很高。例9从细微处入手,激发了学生阅读发现的欲望,学生边搜索地思考,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细节,如老栓与洋钱、站在树上的乌鸦、坟头那一圈红白相间的花等,对细节的感悟深化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活动效果非常好。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从静听状态转为实践状态,思维由静转为活跃,有利于探究的深入。
3、借助活动交流阅读心得。
在课堂上交流阅读心得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阅读的思维过程,并借助交流积累阅读经验,避免学生一边经历一边遗忘。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使他们梳理自己的思路,汲取别人的阅读技巧。如下面的交流活动:
例10、用自已的方式来诠释你喜欢的句子。
例11、建立网页,师生分话题交流阅读心得。
因为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不同,学生阅读感悟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善于联想和想象,能够将文字转为画面或情境,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去领悟;有的善于朗读,在诵读过程中一点点走进文本,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有的喜欢条分缕析地整理思路,借助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收获。例10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不同的诠释方式 展现的是不同的阅读方式,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借鉴那些适合自己的方式。例11把交流场所转移到网络,好多内向的学生语出惊人,交流很充分。
4、凭借活动指导应用拓展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鉴赏领悟之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拓展。如下面的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