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英语PPt课件制作和使用
导语:
(4) 注重平时积累素材
短时间内要想找齐所有高质量的素材是不可能的,应该在平时就注意积累有用的声音、图片和动画文件,或者将比较好的相关网站放入收藏夹中,比如flash8,极品桌面等。当然素材搜集也可以是自己对文件的再加工,比如:声音的录制、图像的处理以及动画的制作合成等。由于兼容性的问题,素材存储的文件格式一定要是常用的。例如,声音的存储格式应以.wav为主,图像的存储格式应以.bmp或.jpg为主,动画的存储格式应以.avi为主。
三、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效呈现教学内容
在具体到制作每一张幻灯片时,我们更加要考虑到适用、适量和适当原则。当然充分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利用声、光、动画等听觉和视觉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会使之更加生动。可是很多老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喜欢把手头搜集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不管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统统堆砌在课件之中,甚至一些“获奖”的课件也是如此。课件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过多、过于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讲解七上《Do you have a soccer?》有关E-mail使用时,曾专门做过对比测试,两个水平差不多的班级,A班课件中这部分内容使用的是一幅朴实无华的简单的图片示例,B班使用的是一个“精彩”的flash动画。上课结束后的随堂测验表明,A班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好于B班。对学生的访谈也表明,B班的很多学生只记得那个flash中的卡通人物和视觉效果,而真正重要的知识却没有留意太多。在摄影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减法”,即尽量把主题无关的元素从画面中减去。课件的制作可以借鉴这个原则,先用“加法”把平时搜集的,跟教学内容有相关的素材放到PPT中,然后再做“减法”把重复和相关性不大的素材摒除。
而在每张幻灯片中的每个知识点的呈现也应该是有序列的,而不是整体出现的。比如下图:还是以七上《Do you have a soccer?》为例,这是的一张PartE幻灯。
首先,一张幻灯中所有的内容都应当是高度相关的,这里的内容是以动词have和祈
使句和描述性形容词教学为主题,和教科几乎完全一致,只是我设计了一组画面。笔者设计的呈现顺序是:1.出现图片,让学生讨论由图片联想到的单词。2.逐个出现图片上方单词,让学生单词词组。3.学生根据其中两到四个单词连词成句后(不限定句式),呈现句型。4.依次出现两条红线,在学生猜测意思后分别讲解。
5.请学生根据图片和词组再自编句型和对话。这样的呈现不仅避免了泛泛其谈也使学生学有所得。而倘若所有的文本框都是同时间呈现的话,直接看到结果的学生恐怕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模板与色彩搭配也是要考究的。和网页的设计一样,PPT也忌讳“五颜六色”,过多的颜色会显得杂乱,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建议每个课件准备两种色彩搭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光线。第一种蓝底白宇,适合在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情况下使用,这种色彩搭配既能让学生看清文字,又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第二种白底黑字,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因为白色的底版让学生可以可以看清教师的“身体语言”。
四、还需注意的几点
1. 课件制作完成一定要做整体的检查和修改。这个主要是为了避免科学错误和理顺教学思路,为之后顺利的课堂教学展开做好准备。
2. 课堂上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反映,并就情况可对课件做适当的调整。
3. 不能因课件而放弃板书的使用,因为课件中没有哪张幻灯片是可以从头至尾一直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教学重点保留在黑板上。常见的错误是,很多英语课堂上,甚至连单元的标题在黑板上也没有呈现。一堂完整的英语课,板书上应有完整的标题,新授单词和主要句型。
【结语】 教学是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个过程,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PPT使教师能够把一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原理和过程用多媒体素材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但课件不是一节课的全部,整个课程仍要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轻易地展示出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