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小班教案《我会自己吃饭》

小班教案《我会自己吃饭》

opp整理 | 日期:11-21

导语:

  活动目标

  有自己吃饭的愿望,初步学习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熊妈妈喂小熊吃饭;一碗饭。

  (2)小碗4只、调羹4只、小熊4只(此教具由幼儿和老师共同制作,幼儿带一个较大的雪碧瓶来,老师贴画小熊的头,在嘴巴处挖个洞),小木珠做的饭粒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自己吃饭的愿望

  出示图片并讲述小故事:小熊自己不会吃饭,总要妈妈喂。熊妈妈说:“别的宝宝都会自己吃饭,而你还要妈妈喂。”小熊说:“我才不信呢!”他要妈妈带他去看那些自己吃饭的宝宝。熊妈妈带着小熊去看小猫吃饭,小猫的胡须上沾满了饭粒。小熊说:“小猫吃饭一点也不干净!”熊妈妈带小熊看小鸭吃饭,小鸭的饭桌上也都是饭粒。小熊说:“小鸭吃饭一点也不干净!”一只喜鹊飞过来,对熊妈妈说:“告诉你吧!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都是自己吃饭的,吃得又快又干净。”熊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我要带我的小熊去看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他们是怎样吃饭的,让小熊学学他们的好样子。”

  提问:熊妈妈要带小熊来看小朋友吃饭,我们是怎样把饭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呢?

  2.老师示范吃饭

  (1)老师边讲边示范: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吃完第一口)

  (2)老师示范吃第二口饭时,老师先说:“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

  里,嚼呀嚼,咽下去。桌上没有饭粒,地上也没有饭粒,嘴上没有饭粒,真干净,真干净。”这样共示范吃4调羹饭,每次均强调上述要求。

  (3)示范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然后教幼儿把饭粒拨在一起,最后全部拨到嘴里。

  5、小班健康教案《我会自己吃饭》反思

  幼儿要成为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很多幼儿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王子,不会自己穿衣、吃饭,挑食现象也非常严重。活动中通过儿歌、情景、实况录像等请幼儿感受自己吃饭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

  2、培养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6、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吃饭方法。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吃饭方法,喂动物宝宝。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入园一个多月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可在家中,幼儿的表现怎么样呢?经调查发现:全班只有一名幼儿在家中是自己动手吃饭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举办了有关的讲座;另一方面从孩子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看、听、说、练等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有的幼儿让人头疼。于是我就设计的一课《我会自己吃饭》.主要教育幼儿不仅在幼儿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还要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习惯。从孩子身边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所以我设计了健康活动。

  活动准备:

  Ppt、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集体朗诵儿歌《自己吃饭味道好》。

  2、小朋友真能干,都学会了自己吃饭。小黄狗和小黑狗会不会自己吃饭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放火车的音乐,幼儿自由律动。)

  二、看情景表演:《小黄狗和小黑狗》

  1、狗妈妈家有哪两个宝宝?

  2、你喜欢哪只小狗,为什么喜欢它?

  3、你们喜欢小黑狗吗?告诉小黑狗,怎么做你们就喜欢它了?

  教师小结;小黄狗真能干,在家里吃饭不要妈妈喂,会自己吃饭,我们送它一朵小红花。

  三、看实况录像(1)

  1、小朋友看到自己了吗?你是怎样吃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