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小班教案《滚皮球》

小班教案《滚皮球》

opp整理 | 日期:11-19

导语: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故事讲完后让幼儿按按看皮球,说说按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按到故事里的兔子、轮子和喜鹊,孩子们可能是受故事影响,说摸到了,有的甚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了其他东西在皮球里。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太多时间对他们进行纠正,导致他们思维比较混乱,不知道老师到底想他们说摸到了还是没摸到。其实在之后瘪皮球和充足气的皮球比较的时候,孩子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皮球里住的是什么,我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皮球里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

  第三,我可以通过对一只瘪皮球进行充气,来让孩子们观察到皮球里住了什么,这样更加直观深入。瘪皮球的出示也是需要孩子们想象和靠他们平时经验总结得出皮球里住着空气的结论的,不够直观。

  8.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皮球滚起来

  对活动设计的思考

  第一环节:皮球滚得远,借助“看谁滚得远”的任务,驱动孩子们用力滚皮球的兴趣,在满足小班幼儿“玩”的基础上感知用力越大,皮球滚得越远。

  第二环节:皮球进山洞,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山洞的距离变化,激发孩子们尝试改变用力大小,控制皮球滚动的距离。

  第三环节:皮球滚下来,借用一个逆向思维的反转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感知不用力也能让皮球滚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控制皮球的滚动距离,感知用力大小与滚动距离远近的关系。

  2、愿意与同伴一起玩滚球游戏,体验滚皮球的快乐。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场地:垫子、地面红色区域(大小可变)、箭头、起点线、围栏

  (2)皮球若干、贴上标志

  (3)自制坡度

  2、经验准备:幼儿有滚皮球的方法、有一些简单游戏规则的经验

  3、提示:幼儿的座位坐在起点线前面,便于幼儿观察与操作。

  活动过程:

  一、皮球滚得远【设计意图:感知用力越大,皮球滚得越远】

  1、(出示皮球)你会让圆圆的皮球向前滚吗?

  2、(介绍场地)每个宝宝拿一只皮球,站在起点往箭头的方向往前滚,看看谁能

  把皮球一下就滚到垫子上。

  3、幼儿滚皮球

  提问:你的皮球滚到垫子上了吗?

  垫子那么远皮球是怎么一下子滚过去的?力气怎么能变得大一点呢?

  小结:两只手往前推的力气越大,皮球就滚得越远。

  二、皮球进山洞【设计意图:尝试改变用力大小,控制皮球滚动的距离】

  1、小皮球要进山洞了,红色的地方就是山洞,山洞和垫子比一比是近了还是远了?

  2、我们还是要从起点出发,这次你们能一下子就把皮球滚进近的山洞里吗?想

  想我们这次要用多大的力气推好呢?

  3、幼儿操作,尝试控制皮球滚动距离。(请幼儿将皮球滚动的结果停留在场地上)

  提问:谁的皮球超过了山洞是怎么回事?

  有的皮球没到山洞是力气用得太大了还是太小了呢?

  怎样让皮球正好滚到山洞里呢?

  4、幼儿再次尝试(如果第一次孩子都能滚进山洞,则将山洞范围缩小)

  5、小结:要把皮球正好滚进山洞里就要控制好推球的力气,推的力气太大就会

  滚过山洞,推得力气太小皮球还没到滚到山洞就停了下来。

  三、皮球滚下来【设计意图:回归生活,经验拓展】

  1、那如果我们一点力气也不用,皮球还能滚远吗?

  2、(出示坡度)这次我们把皮球拿到桥上来试一试,也要从起点开始,不用力看

  看皮球能滚多远。

  3、师生共同游戏,引导操作。

  4、提问:怎么我们没有用力,皮球也能滚得这么远呢?

  (不强求幼儿关注到坡度的设计)

  9.教案小班社会教案《谁住在皮球里》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跳、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