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胡宗元诗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黄庭坚

《胡宗元诗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黄庭坚

  从句式上来看,以分号为界,三个句子句式大致相同,又不是完全一样,如“庆荣而吊衰”“不得其平”“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三句字数不同。 排比句中有变化,所以是整散结合;“其鸣皆若有谓”“则声若雷霆”“则动而中律”体现出三种不同声音的特点;整散结合使语言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简洁明快,节奏鲜明。

  参考译文:

  士人拥有卓越杰出的才能,却在山林之间隐居,与麋鹿草木一起生活,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寄托于那些没有用的话之上,作为千岁不变的计策。他的心里怎么能没有怨恨呢?说他心里有怨恨,但是他的话语之间充满仁义;说他心里没有怨恨,但是又悲伤看不见他的踪影。总之,他的言语不怨不艾。

  春夏秋冬季节更迭的时候,花草树木也随之兴荣衰败,为荣华感到高兴,为衰败而感到悲伤,它的鸣叫声里都好像有什么暗示一样,这是候虫独有的声音;如果心里不能平静,其声音就像雷霆一样,这是涧水;寂寞无声用宫商之音敲之,虽是有感而发,但是又符合音律的节奏,这是音乐。音乐的声音,《国风》《雅》《颂》里的诗句像它;涧水之声,楚人的诗歌像它;那么,对于那些候虫的声音,则末世诗人的言语和它十分相像。

  现在写诗的人在写词句的时候,总是喜欢修饰外物,并乐此不疲,就好像玩弄世上不理解他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来等待世上理解他的人。但是,当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刻意迎合谁;当他心里有怨恨时,也不刻意攻击谁。能春能秋,能雨能晒,并从内心深处热爱音乐,这样的人,即使造物者也不能对他有所改变。这种人,我不知怎么形容,所以干脆用昆虫来和他相比。

  清江人胡宗元,从少年到老年,从来不曾停止读书,他拥有的学问不会比任何饱学之士少。不过,前人不能牵拉他向前,后人也不能推他向前,因此只能局限在山野之中。但是,他希望自己终老于翰墨,所以他的后生晚辈,无人不读书而喜爱写文章。他离开时,子弟门人将他的诗歌整理出来若干卷。胡宗元的儿子对父亲十分孝顺,遵循正道,曾与我一起共事,因此,他拿着他(父亲)的诗集让我为整理出的诗歌写序。我细品胡宗元的那些诗歌,发现他喜好贤人,十分喜欢做善事,性格随意从容,从不轻易埋怨什么。可以看得出来,他从少年到老年,一刻也没有对学问有所厌倦,堪称忠信之士。至于遇到什么变化突发奇想,则又和我前文所论的诗人之态十分类似。他旷然豁达,心志高远,直达《国风》;他愤世疾俗,又和《楚辞》中的描写十分类似。后人观看胡宗元的诗,也可以这样来推究他的心志。因此,我写了这篇序来送给胡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