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荆州画赞序阅读答案与翻译-吕温
第二段,以感叹词“于戏”引出下文的议论“其变有二:在否则通,在泰则穷”,之后以“开元初”和“开元末”引出唐玄宗身处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姚崇、宋璟与张九龄所创功业之迥异,将二者进行对比;
第三段,“所痛者,逢一时,事一圣……况乎差池草茅,沈落光耀者,复何言哉?复何言哉”先痛惜张九龄身处泰极之穷,接着引出“差池草茅,沈落光耀者”,借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第四段“虽脱离世务,而犹好正直,得其图像,因以示予。睹而感之,乃作赞”点明自己作赞的缘由。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特点的能力。
“鲠亮”是指刚直诚实。
C.“九龄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是说张九龄被贬黜,不被忧惧缠绕,在文章历史书籍中自娱自乐。 这体现的是他的心怀旷达,不能支持吕温赞其为“唐之鲠亮臣”这个说法。
故选C。
参考译文:
中书令从文献公开始兴起,有唐代刚直诚实的臣子。开元二十二年后,玄宗年岁已长,认为已经达到太平盛世,颇为轻视天下,综聚考核逐渐懈怠,推选接纳的官员越来越多,君子和小人,拥塞朝堂,于是正直之声平息,而外邪之气开始兴起,中兴大业开始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张公把民众、国家当作自己的责任,坚持正直的言论而无所回避,秉持大节而不可改变。小的方面一定进谏,大的方面一定强谏,直上朝堂,直面帝王,冒犯雷霆天威,不达目的不罢休。被遮蔽而暗淡之人事,因张九龄而重现光明。凶残如虎之人,不敢正视于他。贤能的臣子依赖他,天下民众仰仗他。千载的声望让人敬畏。没有料到上天将要开启幽蓟的灾祸,让奸邪臣子钻了空子,招致兵戎之祸,谗佞奸邪之人受重视,正直圣贤之人反而不能保全,褫夺上公之命服,置放于偏远之地。人虽远谪但劝谏更为恳切,道路已经堵塞但诚心更加坚定,心忧国家而不怨怒,终老于南国。
唉!功业因爻象的变化,而得以显现,它的变化有二:时运坏的时候就可能通达,时运好的时候就可能困窘。开元初年,天子刚即位,时势艰难,对长久的政事荒疏不满,乐于和臣子励精图治,在这时就有了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的变化。姚崇、宋璟趁着这一时势,成为当时有权势之人,一举一动都合乎当时的形势,君主宠爱集于一身,国家权势掌握在手,就像船和桨相互投合,处于洪流之上鼓起疾风,一个早上就能达到万里之外,不值得奇怪啊。开元末年,天子对于勤政变得倦怠,安于安逸的生活,傲视天下,意态昂扬极为自负,在这是就有了顺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逆境转化的变化。张荆州出来想要扶持,指出当时的问题所在,动不动违背皇上的想法,每天和谗佞之人在宫廷之上相互抗衡,好似微弱的阳光和阴云交战,想要冲出密密层云吐露洪瑞之气体,显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有什么可以感慨的呢
所痛心的是,生逢一时,侍奉一君,践行所为,掌握权柄,但有的可行有的不可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更何况埋没民间坠落光耀之人呢,还说什么呢?还说什么呢!
曹溪沙家灵澈,虽然脱离世俗尘务,但仍喜好公正刚直,得到张公的图像,拿来给我看。我看了有所感慨,于是就写了这篇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