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三国志·魏书》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三国志·魏书》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①。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如何不遂,吾甚悯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郇越:古代的贤者。

  1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

  B.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

  C.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

  D.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

  1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孝廉”是两汉三国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科目之一,目的是推举出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才,同样是察举科目的还有茂才、贤良方正等。

  B.在古代官员体系中,“入”指入朝为官,与此相对的是“出”,即到地方任职。

  C.豫州是我国古“九州”之一,“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

  D.践阼,亦称为“践祚”,一般指帝王登基,统治国家,也可指皇子被立为太子。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恢有正确的财富观。看到国家将要发生变乱,就认为聚集财富是没有用处的,因此他把钱财分给了宗族的人,此举不仅得到人们的好评,还获得太祖的青睐。

  B.温恢生逢乱世,官职多次变迁。他曾担任廪丘长、广川令、彭城相、丞相主簿、扬州刺史、侍中、魏郡太守、凉州刺史等官职,最后功业未竟,病逝在赴任途中。

  C.温恢富有谋略,深受太祖器重。曹操曾派他出京担任要职,又告诉自己的手下张辽、乐进等人,遇到事情可以多和通晓军事的温恢商量再做定夺。

  D.温恢善于体察人心。他能够清楚地知道曹操召集裴潜等人是让他们赶去支援襄阳,但在危难之际却没有急着让众将前往,是不想造成太大惊动。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世方乱,安以富为?(2分)

  (2)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3分)

  (3)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3分)

  答

  13.C [“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关键:顾,副词,只不过,表轻微转折;得无……邪,固定句式,表反问。]

  14.D [ 践阼:即位,登基。“皇子被立为太子”不能称为“践阼”。]

  15.A [ 两处问题:一是“国家正在动乱”而不是“将要发生变乱”;二是因出仕之后有了业绩而“获得太祖的青睐”,而不是因“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