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

  答

  10.D

  11.D (此处为文天祥的遗书,后人用“衣带中赞”指精忠报国的遗书)

  12.B (元主最终杀害文天祥,并不是直接听从了留梦炎的建议)

  13. (1) 文天祥说:“国家灭亡我却不能拯救,哪敢逃避死亡心怀二心呢!”张弘范认为他是一个讲忠义的人。

  (“国亡不能救”1分,“敢”1分,“贰”1分,“义”的意动用法1分)

  (2) 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和难易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

  (“信大义”1分;定语后置1分;“利钝”1分,指“事情的难易”,作为偏义复词译为“困难”也给分;“动”1分,使动用法,可译为“动摇”或“改变”)

  14. 不认可(1分)。因为孛罗与文天祥对“有功”的理解不同,文天祥不在意个人是否有功(1分),看重的是恪尽职责,有功于社稷(1分)。

  【参考译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被攻破,张弘范对文天祥说:“你如果能改变心愿,用对待宋朝的忠心对待当朝,还是会担任宰相的。”文天祥说:“国家灭亡我却不能拯救,哪敢逃避死亡心怀二心呢!”张弘范认为他是一个忠义的人。

  十月,丞相孛罗在枢密院召见文天祥,文天祥入内行长揖之礼,孛罗却想让他下跪行跪礼,文天祥说:“南方,行揖礼,北方,行跪礼,我是南方人就要施行南方礼仪!”孛罗说:“从古至今,有把宗庙土地送给别人之后又逃跑的人吗?”文天祥说:“卖国者有所贪图的利益,一定不会离开,离开的人一定不是卖国的人,我先前推辞宰相的任命,奉命出使到大军之前,不久被拘捕,国家灭亡我应当去赴死,没有赴死的原因是度宗二子在浙东的缘故罢了。”孛罗说:“抛弃德祐皇帝而拥立二王,是忠诚吗?”文天祥说:“我重新拥立新君,是为宗庙社稷考虑啊。跟从怀帝、愍帝去北方的人不是忠臣,而跟从元帝南渡恢复社稷的人是忠臣;跟从徽宗、钦宗去北方的人不是忠臣,跟从高宗南渡恢复社稷的人是忠臣。”孛罗说不出话来,忽然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是接受天命,而你拥立的二王即位不合正统,是篡位。”文天祥答道:“景炎帝是德祐帝的长兄,不可以说不合正统,并且是在德祐帝退位之后才即位的,不可以说是篡位。”孛罗怒气冲冲地说:“你拥立二王,最终成就了什么功业!”文天祥说:“拥立国君来使宗庙社稷得以保存,保存一日我就要竭尽臣子一日的责任,有什么功劳呢!”孛罗想杀了文天祥,张弘范在病中上表进奏文天祥的忠诚,想让元主放了他不要杀害他。

  元帝非常着急地寻求有才华的南方人,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家灭亡,从本分上说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因为你们宽大为怀,我能够以道士身份回到故乡,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是可以的。”王积翁想让降元的宋官谢昌言等十人上书请求释放文天祥去做道士,留梦炎却认为不可以,他说:“一旦文天祥放出来,会在江南重新号召百姓,那么我们十人会置于何种境地呢!”此事就搁置了。元帝知道文天祥不可屈服,商议将他释放,文天祥说:“希望赐我一死!”元帝还是不忍心,但身边人却极力怂恿元帝听从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帝下诏杀了文天祥。他的衣带中有赞文,这样写道:“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说:“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或难易(或译为失败或困难)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或译为动摇自己的心志)。文天祥迎奉两位弱主,兵败之后被捕,从容就义,能不说是仁吗!”许有壬说:“文天祥经历各种变故却不改变志向,事情本来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败而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