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作者: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1.这首诗诗描写了深秋季节诗人陪同友人泛舟洞庭湖所看到的哪些景象?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回答。
3.作者说乘兴轻舟无远近,白云明月吊湘娥。既是乘兴,却为何又吊湘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1.看到了岸上枫叶飘落,湖中秋水荡漾;夜空白云飘浮,明月朗照的景象。
2.诗歌前两句写到,秋风萧萧,红叶纷飞,湖面澄澈,碧波粼粼,诗人借用这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色幽深的洞庭秋景图。
3.乘兴:眼前秋景幽深迷人,友人相聚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故乘兴 而来,轻舟随水任意东西,惬意自由,无拘无束。吊湘娥是因为洞庭自古就有传 说,作者因自己的境遇与娥皇、女英的悲惨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引以为同调,而面对清明的天地,皎洁的白云,晶莹的明月,怀幽思而吊古伤怀,寄托自己的感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