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兴国二年,帝以疆宇至远阅读答案与翻译-《续资治通鉴·宋纪九》
太平兴国二年,帝以疆宇至远,吏员益众,思广振淹滞以资其阙,顾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乂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戊辰,帝御讲武殿,出诗赋题覆试进士,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定其优劣为三等,得河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庚午,覆试诸科,得二百七人,赐及第。薛居正等言取人太多,用人多骤。帝意方欲兴文教,抑武事,弗听。及蒙正等辞,召令升殿,谕之曰:“到治所,事有不便于民者,疾置以闻。”初,节度使得补子弟为军中牙校,豪横奢纵,民间苦之。帝雅知其弊,始即位,即诏诸州府籍其名,部送阙下。癸未,悉补殿前承旨,以贱职羁縻之。己丑,置威胜军。许辽人互市。庚寅,知江州周述言:“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人,乞赐九经,使之肆习。”诏国子监给本,仍传送之。帝厉精求治,诏转运使考案诸州,凡诸职任,第其优劣。五月壬成,诏罢其罢软惰慢者。七月乙丑,河决顿丘及白马。旋遣大将军李崇矩按行河势,缮治河堤,蠲被水田租。梅山峒蛮首领苞汉阳等劫掠商人,命翟守素发潭州兵往讨。先以诏谕之,汉阳拒命。八月癸亥,诏守素进师。时霖雨弥旬,弓弩解弛。守素令削木为弩,贼掩至,交射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帝初即位,以少府监高保寅知怀州。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不平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奏事灵州、通远军界诸蕃族剽略官纲,诏知灵州、通远军使董遵诲讨之。遵诲分将出兵,诸蕃族大惧,尽归所掠,肉袒请罪,遵诲即慰抚之。自是各谨封界,秋毫不敢犯。(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不平/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奏事/
B.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不平/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奏事/
C.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不平/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奏事/
D.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不平/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师长吏得自奏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教,礼乐法度、文章教化。与之相对的是“武事”,即与军队有关的事情。
B.九经,包括《诗》《书》在内的儒家九种经典,历代文献所指不完全相同。
C.国子监,封建时代称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或最高学府。汉代时称之为太学。
D.肉袒,古代祭祀或谢罪之时,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以示恐惧和恭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用诗赋题对进士们进行复试,还让翰林学士李防等人确定其作品的优劣,结果录用了三百多名进士,其中包括河南人吕蒙正。
B.庐山白鹿洞书院的学生常常达到数千人,江州知州周述把这种情况报告朝廷,并请求赐给他们九经作为教材,太宗听从,下令让国子监予以支持。
C.梅山峒蛮首领苞汉阳等带兵偷袭前来讨伐他们的官军,官军在翟守素指挥下准备充分,把这些贼人打得大败,并且乘胜追击,平掉了贼人的巢穴。
D.灵州、通远军的少数民族十分猖獗,常抢劫官府运送的物资,灵州知州董遵海在太宗授意下进兵讨伐,这些少数民族的人非常畏惧,就送还了物资。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雅知其弊,始即位,即诏诸州府籍其名,部送阙下。
(2)旋遣大将军李崇矩按行河势,缮治河堤,蠲被水田租。
14.宋太宗没有听从薛居正等人的谏言,他有怎样的目的?(3分)
答
10.C 解析:第一处,不能在“时”后面断开,而应在它前面断开。“怀州故隶河阳”是长期事件,不宜用“时”,“时”在文言中多用于句首。排除A、B项。第七处不应在“京师”前断开,而应在它后面断开,不然“直隶”就没有宾语,而“京师长吏”也不合语段之意。排除A、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