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古代诗歌赏析
- 绮罗弦管春风路。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太液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 [详细]
- 高考古代优美诗歌
- 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详细]
- 冷门小众却惊艳的古诗句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详细]
- 张衡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 张衡传 作者:汉代·范晔 原文: 第1自然段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详细]
-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 《虽有嘉肴》 作者:汉代·戴圣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 [详细]
- 纳兰性德《清平乐·将愁不去》赏析
-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代: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清平乐·将愁不去》翻译 秋意愈浓, [详细]
-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赏析
-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清代: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翻译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 [详细]
- 纳兰性德《霜天晓角·重来对酒》赏析
-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清代:纳兰性德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 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详细]
- 纳兰性德《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赏析
-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清代: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 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详细]
-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赏析
-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详细]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赏析
- 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风乍起》翻译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 [详细]
-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赏析
- 长命女·春日宴 五代: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长命女·春日宴》翻译 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 [详细]
- 贺铸《浪淘沙·一叶忽惊秋》赏析
-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代: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 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 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