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一、综合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A、畎亩 (quǎn) B、傅说 (yuè) C、 胶鬲 (gé)

  D、拂士 (bì)   E、 空乏 (kōng)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的含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畎亩

  (2)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版筑

  (3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

  (4)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士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         也,

  (6)人恒过:恒         过

  (7)然后能改:然后

  (8)征于色:

  (9)发于声: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法家

  (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3、指出下列词语的特殊含义。

  (1)必先苦其心志:苦,

  (2)劳其筋骨:劳,

  (3)饿其体肤:饿,

  (4)空乏其身:空乏,

  (5)行拂乱其所为:乱,

  (6)所以动心忍性:动,          , 忍

  4.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佛士

  5.辨析下列虚词的含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而死于安乐也 (   )

  (2)以:以天下之所顺 (   )    所以动心忍性 (   )

  (3)之:三里之城   (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7、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

  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去) D.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 必先苦其心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B.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公与之乘(《曹刿轮战》)

  3.本文阐述的一个人生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第一段所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等人的经历,给你什么有益的启示?

  三、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6分)

  (1)所以:__________ (2)恒过:__________ (3)行:__________

  (4)喻:__________ (5)入:__________ (6)忍:__________

  2.写出通假字所通的字并加以解释:(2分)

  (1)“曾”通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 (2)“拂”通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

  3.选出“于”字在句式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3分)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管夷吾举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