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平阅读答案-孙犁
导语:
真正的历史,是血写的书,抗日战争也是如此。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它不容有迷雾和尘沙的干扰。面对祖国的伟大河山,循迹我们漫长的征途:我们无愧于党的原则和党的教导吗?无愧于这一带的土地和人民对我们的支援吗?无愧于同志、朋友和伙伴们在战斗中形成的情谊吗?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来到阜平县城南庄,在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编写了供通讯员学习的,认识了一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有志有为青年。
B.文中具体写房东的形象和当地的生活,表现了当地人民在战乱苦难生活中的艰辛,也反映了党领导下的抗日工作的艰难。
C.文中描写当地生产、收获的场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运用了比拟、借代的修辞,用语简短,节奏明快,表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
D.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结尾连用三问,令人警醒,充分表达了“我”对党、对人民、对战斗中的同志、朋友和伙伴的深情。
8.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各有何含意?请简要说明。(6分)
9.孙犁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认为,“真诚与朴实”是散文的规律。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答
7.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运用了比拟、借代的修辞”说法不当,原文描写当地生产、收获的场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运用了比拟修辞,但没有使用借代。
8. ①赞扬了革命青年在抗战中奋勇向前,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牺牲,以及对民族和“我”的深刻影响。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生活艰难而又平凡,其中有令人难忘的事件和感触,也点明“我”的创作反映生活。(6分。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精彩句子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前后句来理解,要注意句子所在段落的段意和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第1句要抓句子关键词并结合前面的语句,突出“他们”—革命青年诗人的精神和影响;第2句要注意比喻修辞和前面提到的“我”的创作来理解。
9. ①真诚与朴实指如实创作、内容真实。文章回忆的抗战中的事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房东、梁同志等人物形象也都真实、朴实。②真诚又指情感真挚。抒写真切感受,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思念以及对民众的关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③朴实指文字质朴、语言通俗。本文叙事质朴通俗,描写自然贴切,议论、抒情基于真切感受,文字朴实精练。(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真诚”部分把内容和情感答为一条,也可得4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