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春之声阅读答案-王蒙

春之声阅读答案-王蒙

导语:

  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是夜大学的新学员吗?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做到了一分钟也不耽搁了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过了吗?她是北京人还是本地人呢?她常常坐火车吗?有许多个问题想问啊。

  “您听音乐吧。”她说。好像是在对他说。是的,三支歌曲以后,她没有揿键钮。在《第一株烟草花》后面,是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选自《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意识流手法,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

  B.选文通过岳之峰的内心活动,树立起一个善于思考、心灵自由的主人公形象,作为人们意识转变、思想觉醒的标志。

  C.小说采用放射性的结构,将历史与现实、中国和外国、先进和落后浑然相融,展示出80年代初期粗粝而旺盛的生机。

  D.本文的语言极具诗性。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句式灵活多变,富有节奏感,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E.7.关于文中乘务警察提醒乘客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边喘着气一边宣布”“满意地”“匆匆地”“跳”等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新时期工作人员的热忱。

  B.“车上的乘客像小学生一样地齐声回答”,表明了不同群体都愿意听从指令,反映了当时人们共同的精神面貌。

  C.“摸了摸”两个包、七个口袋的动作,体现了岳之峰的防备心理。“都健在无恙”反映人物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D.这部分的描写属于插叙,一个小小的插曲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也为下文引发岳之峰一系列的思考作了铺垫。

  8.受声音的触发,岳之峰的思绪不间断地流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9.现代文阅读Ⅰ三认为讲好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本文蕴含了哪些“道”?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6.B

  7.D

  8.①旅客的交谈声引发了岳之峰对祖国落后的忧虑和繁荣的渴望;②火车的响声、音乐的旋律触发了岳之峰对美好过往的回忆;③妇女学习德语的声音勾起了岳之峰的好奇;④《春之声圆舞曲》等德语歌让岳之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内心充满希望。(共6分。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9.①面对变革,要调整心态,积极投身时代洪流;②面对世界,要打开视野,兼收并蓄;③面对困境,要积极乐观,求得突破;④面对不足,要勤于学习,获得发展。(共6分。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