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老夫妇两口阅读答案-杜鹏程

老夫妇两口阅读答案-杜鹏程

导语:

  “把我捎到‘四十公里’!”老太太过了水渠,到了公路上,手一抬,一辆拉的汽车就猛然停住了。

  “快上来,老党员!”司机喜眉笑眼地让老太太坐在驾驶室里,好像她能坐这辆车,对司机来说,是挺大的光荣。

  汽车呼地飞走了!一阵尘土遮住了吕有怀的视线。他用拳头打了一下手掌,喊:“好一个能干的老太太!”赞叹、尊敬和兴奋的心情控制了他,过往汽车带起的尘土扑在他脸上、身上,也没觉着。

  随后,他向站在窑洞旁边的妇女们打问老太太的情况。她们告诉他,主任的老婆虽然是职工家属,在这建设工地里却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身兼十几职:职工家属支部的支部书记、家属主任、工会委员、节约队队长、义务接生员……哪个工人的老婆要生孩子,老太太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又卫生又安全,还不要报酬!“二百零三号报到”,这就是说,她现在出发去接第二百零三个孩子了。在上下百十里的铁路工地上,她是资格最老的党员之一,因而被人称作“老党员”。时间长了,大伙儿反而忘记了她的真实姓名,连选工会委员的时候,在候选名单上,也写着“老党员”。

  这一切,使吕有怀想起了陕北的千山万岭,想起了延安的宝塔和古城,想起了那山沟里的小小村落。那里,是他出生和战斗过的地方,一草一木他都十分熟悉,十分喜爱。现在是古历七月,大概延安一带的谷子和糜子长了半人高;庄稼林里不时地送出高昂而优美的山歌。

  (节选自《延安人》,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细节传神,老黑衣服上的“油渍和铁锈”和《百合花》中枪筒里的“野菊花”一样,都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B.小说插叙“老两口”的往事,交代了时代背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跌宕起伏,也让老两口的形象更丰满。

  C.这篇小说多处使用短句,不仅节奏明快,生动有趣,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热烈紧张的劳动氛围。

  D.文中多次出现“延安”,意蕴丰富,既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又意味着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关于文中的“老太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太太“把麻绳拉得吡吡响”的细节表现出她对吕有怀在汽油库前抽烟的不满。

  B.工人们在老太太走到停车场后“互相丢眼色”,表现他们对老太太的敬畏和戒备。

  C.“头上包了一块黑帕子,出来,咔嚓一声,锁了门”一连串动作可见老太太的风风火火。

  D.司机“喜眉笑眼”地让老太太坐在驾驶室,侧面表现老太太在工人们心中的地位。

  8.杜鹏程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性格,请据此分析文中“老太太”的形象。(6分)

  9.请简要赏析小说以吕有怀为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6分)

  答

  6.B(“情节跌宕起伏”错误。)

  7.B(“互相丢眼色”没有对老太太的戒备。)

  8.革命时期:在危险困难的环境中,不畏牺牲,出生入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①在紧张热烈的劳动场景中,指挥若定;②在上下百十里的铁路工地上,处处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兼数职、无私奉献、任劳任怨。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①随着吕有怀的心理变化,欲扬先抑,更全面、立体地展现老两口的形象。②随着吕有怀的观察,场景变化切换自如,有利于小说情节的展开。③增加了吕有怀主观情感的描写,让读者对延安精神感同身受。(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