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万年的人工选择,人类把粮食作物驯化成了一年生栽培种。水稻在经历了矮化育种
导语:
多年生稻育种工作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科学家、美国土地研究所原副所长杰瑞·格洛弗高度评价多年生稻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未来更多科学家对谷物多年生性的持续探索,将会产生划时代新发现。不久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节选自《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较效益,文中是用一年生稻的种植效益与种植其他稻作类型相比较而言的。
B.种质资源,本文中指科学家寻找到的具有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的长雄野生稻。
C.远缘杂交,不同种属间物种的杂交,在育种意义上可以改良旧物种、创制新物种。
D.免耕,多年生稻的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以省却犁田、耙田、除草等种植管理环节。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驯化的一年生稻虽然单产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不适合生产经营。
B.李勤修、胡凤益等科研人员研究多年生稻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即多年生性与高产之间存在着矛盾。
C.在育种方法研究、品种创制、技术推广等方面,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D.多年生稻种植技术特别适用于南方小规模梯田稻区,可以减少水资源投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
3.根据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年生稻种植一次收获两次或多年,可以减少种植环节,节省劳动力,有效改善稻田土壤结构。
B.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等有利性状突破种间生殖隔离向栽培稻转移是多年生稻研究的瓶颈问题。
C.解决了多年生稻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探索与实践就能有明确的方向,就能克服遇到的实际困难。
D.多年生稻在实验中连续种植4年,平均产量比一年生稻还略高一些,若第5年再种植,产量会大幅下降。
4.给这篇文章写一则内容提要。(4分)
5.山东某市是小麦玉米主产区,勇于扛起“中国饭碗”担当,2022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吨半粮”(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示范区创建计划。你觉得多年生稻研究对于该市“吨半粮”计划有什么启发?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4分)
答
1.(3分)D(“除草”错)
2.(3分)A(“已经不适合生产经营”错)
3.(3分)C(“就……就……”错)
4.(4分)一年生栽培稻存在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可以研制多年生稻;中国科学家们经过艰辛地研究,成功试种并推广多年生稻品系;这种多年生稻具有“免耕”与“越冬”两种特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多年生稻技术得到国际广泛关注和认可。
评分标准:每条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4分)①整合科技人才,发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研发,可以研究多年生小麦或者玉米。②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减少成本,提高收入。③推动规模种植,保障粮食安全。
评分标准:每条2分,答出2条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